枝江教育门户网  www.cqjieshenqi.com
   
  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 >> 教师文苑
 
在磨课中提升,在提升中幸福——参加宜昌市语文优质课竞赛点滴体会

发布日期:2016-11-28字号:[ ]

 

枝江市实验中学   吴新玲

 

  2016年11月9日,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。在宜昌市东山中学的学术报告厅里,当李祖贵老师用浑厚的男中音宣布:“一等奖……《植树的牧羊人》 吴新玲  枝江市实验中学”时,激动与欣喜溢满了我的心头,我与同行的武月娇老师、陈世波老师、朱萍老师紧紧相拥,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。一个多月的辛苦备课,一个多月的挑灯夜战,一个多月的辗转试教终于换来了丰厚的收获,辛勤的汗水终于浇开了成功的鲜花,那种喜悦、那种幸福是无法比拟的。此情此境,磨课的点点滴滴,如电影里的特写镜头,在我眼前慢慢浮现。

  犹记得,当教研员武月娇老师通过电话,将参加宜昌市语文优质课竞赛的任务交给我的时候,我心里掠过一丝忧虑:我已过了不惑之年,还能和年轻人一样,从容地站在大赛的讲台上吗?抱着试试看的心理,我接受了这个任务。

  十一放假七天,我和武教研一起,选定了参赛篇目——《植树的牧羊人》,熟悉课文,查阅资料,备好初稿,大约花去了六天时间。10月12日,武教研组织了一次教研组长会,来自枝江市各初中的语文教研组长齐聚实中,听了我和肖新华老师的第一次课。当时,教研组长们畅所欲言,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我们授课中的问题。如缺少一条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;主题的挖掘不够深入;读书不够,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;板书设计不精美等等。有的老师说,这样的课只能算是常规课。

  如何实现由常规课到优质课的跨越,成了困扰我的难题。正当我冥思苦想,一筹莫展的时候,武老师在一天早上打来电话,兴奋地说:“我找到了一条线索:以幸福为主线来设计。”仿佛暗夜里的一丝光线照亮了我,课堂的流程也慢慢清晰起来:引导学生通过启幸福之门,梳理情节;探幸福之源,分析人物;悟幸福之道,领悟主旨,让学生在探究牧羊人幸福生活原因的基础上,领悟幸福生活的真谛。

  课备好后,接下来的三个星期,是到不同学校、不同班级上课、磨课的历程。我和武教研、孙未逾老师、陈世波老师、朱苹老师组成的语文专家团队一起,辗转于实中、马家店中学、英杰学校、顾家店中学、百里洲中学等,先后上了十多节课。每次上课后,专家团队的成员都要提出具体的、可操作的意见。比如,教师的教态要自然亲切;教学语言需精炼简洁;过渡衔接照应要有文采;对学生的评价语要中肯,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等。

  每一次的打磨,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业务的提升。我像一位小学生一样,认真聆听专家们的意见,并记下来,连夜修改教案,消化吸收,第二天再试教,再修改,如此循环往复,《植树的牧羊人》一课也慢慢被打磨得光鲜、亮丽起来。

  对于小说的主旨,应该倡导学生多元化的解读。如何设计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,点燃学生探究主旨的火花,时时困扰着我。经过多次打磨,我们决定从探究牧羊人的幸福入手,先后抛出两个问题:“牧羊人种树之初幸福吗?”“牧羊人在种树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了吗?”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追寻牧羊人最初种树的目的,他们会设想种种原因,如排遣孤独和寂寞;让自己更充实;让这块土地上出现生命,为后人造福等等。种树过程中,也会体验到收获的乐趣,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乐趣等等。

  有了这两个问题做铺垫,让学生谈谈学了文章后的启示便水到渠成了。学生可能从坚持不懈的角度说;可能从环保的角度说;可能从为别人带来幸福,自己也感到幸福的角度说;可能从做自己喜欢的事的角度说,这将是课堂呈现的百花齐放、不曾预约的精彩。

  在课堂的尾声,我决定顺势补充与“牧羊人”相关的知识,介绍牧羊人是基督耶稣的意思。牧羊人坚持不懈地种树,不仅拯救了自己,也改变了环境,让自己从孤独和痛苦中走出,而且改变了当时的环境,拯救了人们的心灵,使一万多人享受恩泽,他也是幸福的。并升华主旨——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,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,拯救自己,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天地,燃烧属于自己的幸福之光。

  磨课的日子虽然很辛苦,但我却乐在其中,我尽情享受着每一次磨课过程中的幸福体验。感谢专家组的成员,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,让我有了这样难得的学习、提升机会。

  记得那一次到顾家店中学上课、磨课,从下午2点半开始,时间在讨论与交流中慢慢流逝,不知不觉,已到了晚上八点半,肚子已饿得咕咕响,才惊觉要吃饭了。在讨论中,武教研和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,一个过渡语的设计、一句评价语的预设、一个词语的选择,有时都要仔细斟酌、细加推敲。有这样尽职尽责的专家团队做后盾,真是幸福!

  还记得到百里洲中学开展送课下乡活动,武教研和孙老师与我和肖新华老师“同课同构”,为我们做了精彩的示范引领,进行了最直观、最有效的指导。“孙维逾名师工作室”的老师也对我的课再提建议、再商议优化方案。当时,我对教案还不能烂熟于心,表现得急躁、拘谨、放不开。而武月娇老师自然的教态、娴熟的语言、精当的点评、机智的应变、如行云流水般的过渡为我做了最好的示范和引领!活动结束后,我将武老师的上课录像细细观看,学习她的教学语言和应变能力,又有了新的收获。

  在距离参赛还有最后一个星期的时间里,我们有幸得到了李祖贵老师的指导。李老师听课后,与我们亲切交谈,气氛融洽和谐。他肯定了这节课的优点,并提出了几条具体的建议:教师的应变能力要加强;导入部分可以适当修改,不必让学生太仓促地回答问题;课堂读书的力度要增强;结束语的设计太随意;板书设计可做适当修改等。李老师的话如一盏明灯,为我的课指明了方向。在李老师指导的基础上,我们专家团队对教案又做了一次调整,力求更合理,更有感染力。

  感谢我背后强大的语文专家团队,在参赛前一晚,武月娇老师、陈世波老师、朱萍老师等还听我演练课堂程序,感谢她们的一路陪伴;感谢张勇老师在备课时的合理建议、热情指导、倾情相助;感谢老公的鼎力支持、中肯建议、关爱呵护;感谢实中及其他学校领导、同事、家人、朋友们的关心、支持和帮助!

  当我站在参赛的讲台上,面对学生的时候,我已经将教案烂熟于心,与教材、与学生融为了一体,我觉得我一点也不紧张,因为我的背后有强大的后援团队!

  感谢所有的评委,感谢东山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,让我拥有了这样美好的记忆,这三天的经历如一串串珍珠,将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。“幸福是茫茫荒漠中种下的希望,幸福是孤独寂寞中的那份坚持,幸福是绿树成荫时的灿烂微笑!”这是植树的牧羊人的幸福。感谢2016年宜昌市语文优质课竞赛,让我在辛苦中磨课,在磨课中提升,在提升中幸福,这是属于我的幸福!


上一篇】 【下一篇】 【我要纠错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 【返回顶部
   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